My JSP 'footer.jsp' starting page

人才测评中心

主题:一周性格话题
收藏这篇文章

我该如何对待自己的情绪?看完这4点让你秒懂

作者: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


         哈喽~~大家好啊~~


       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情绪的问题。这个问题可能是情绪组468最感兴趣的,不过其实所有人都会有这方面的困惑的哈。


       说实话,情绪是个挺复杂的东西。为什么说它复杂呢?因为它是不理性的,是自发的,不可控的。我们常常想用理性的武器去驯服它,去管教它。你不应该发火的;你怎么可以嫉妒他呢?不可以负能量,我要积极向上....诸如此类的对策,但是常常并没有多大的成效。


       那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模糊的地带呢?我们该如何处理我们的情绪呢?


       那么,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:

  

  •       情绪可以分成哪几类啊?

  •       如何识别你的情绪是否“正常”?

  •       当情绪来的时候,我们该如何对待它啊?

  •       如何避免自己遭受别人的情绪暴力?

 


      


1
原发情绪 & 对情绪的情绪


        首先,情绪有很多维度的分类方法哈,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从情绪激发的角度,分成两类。


        一类是原发情绪。什么是原发情绪呢?举个例子吧,比如我们有一个目标,为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之后,却失败了。这个时候,我们一般都会体验到挫败、悲伤的感觉的。这个就是由特定事件所引发的的原发的情绪。这种情绪是合乎常理的,是自然产生的。也就是说,当每个人遇到挫折失败,或者在人际交往中被拒绝、被嘲讽、被伤害,亦或者亲人离世,失恋,情感危机的时候,每个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感觉到挫败、悲伤、愤怒、哀伤、痛苦等这些情绪的。


         这些原发性的情绪是由具体的事件所激发的,产生的正常的心理生理反应。当我们遇到这种情绪的时候,是需要去承受的,让它流淌过去。让挫折感、悲伤感、愤怒感、痛苦感经过我们的心灵和身体,当这些正常的情绪得到感受和释放之后。它们会自然地消逝的,就好像我们身体受伤之后,经过休养,恢复健康一样。




        另一类情绪,叫做对于情绪的情绪。再举上面那个例子,当你努力后,却失败了,于是你自发产生了挫败悲伤的感受。而这个时候,你对自己的挫败、悲伤感受的感受是什么?也就是说,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这些感受?有些人是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的挫败感和悲伤感的,他们无法接受自己很“down”的一个状态。负能量是不能接受的!于是他们打压了他们的挫败和悲伤感。他们开始给自己打气:“这算什么啊?没事!下一次我一定能做的更好,我一定要积极向上的!”


       当我们无法承认自己的感受,嫌弃它们,厌恶它们,打压它们的时候,情绪就卡住了。就好像一扇闸门把汹涌的湖水,拦腰给截住了。看起来,我们恢复了正能量,不那么脆弱了,敏感了,悲伤了,我们积极向上,努力进取了。但是那些情绪还在闸门后面拍击着,涌动着。随着时间的累积,次数的累积,这些被阻隔的情绪会越来越大,浪花越来越高。然后崩溃的时刻,可能一次比一次多,一次比一次强烈。阳光抑郁症,就是长期隔绝自己悲伤情绪的结果。




        还有一个例子,就是在亲人离世的时候,有些人会看起来非常平静,这个是非常危险的。因为这个哀伤太大了,他承受不住,或者说他根本不愿意去相信这个事实,不愿意接受对方已经离开的事实。他们看起来不悲伤,因为他们把对方活在了自己的心里,这样就不必去面对悲伤的现实了。他们可能找对象要找类似的,他们的生活中也许还处处充斥着这个人。


        承受真正的悲伤让我们成长,不愿意面对这个情绪,让我们困扰其中。



       所以,我们看到在这两种情绪里面,后者对于我们影响是最大的。正常的情绪反应本身,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,只要你允许它流过,它就会慢慢离去的。而对于情绪的情绪,常常是造成我们情绪化,情绪崩溃的原因。


        当我们可以充分的感受情绪本身时,它会帮助我们成长,成熟,变得更加和现实链接。





2
如何识别你的情绪是否”正常“?

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接下来,我们进入更加精微一些的情绪层面。


       当我们产生一些原发情绪的时候,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的情绪,来判断一下,这个情绪是否在”正常“的范围之内。这种判断可以帮助我们厘清自己,也可以更好的应对情绪问题。


       一般来说,我们在遇到一些应激事件的时候,会升起某些情绪。这些情绪的浓度其实是可以被观测的。它是否和面前的激发事件相对应?情绪的浓度是过高了?还是过低了? 




       还是上面的例子,你努力了,然后失败了,然后你感到挫败和悲伤。这个挫败和悲伤,持续了两天左右,然后就自然消逝了。你或者恢复自信,或者更加审慎的计划未来。那么基本上,这个情绪是属于正常范围的。但是,如果你觉得完了,你这辈子都完蛋了,你一无是处,一败涂地了。那这个时候的情绪,可能就超标了。


      再有,比如别人拒绝了你一下,你就觉得全世界都抛弃你了;别人说了你一下,你立马愤怒地跳起来;亦或者,因为一个小小的不足为道的错误,你就长时间自责不已.....这些情绪看起来就不太正常,至少和引发它的事件不对等。它们浓度更大,更激烈。那这是怎么回事?多出来的部分是什么呢?


       多出来的部分,就是你早年累积的情绪体验,被另外一个人激发了出来。眼前的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,它引发了你内在那个汹涌澎湃的激流。

       举个例子,我记得失恋的时候,我的世界几乎要崩塌了,这也是让我患上抑郁症的原因。当我在痛不欲生的时候,我也在问自己:”为什么和ta的分离,能激发我这么大的情绪崩溃?“我实在是觉得这个濒死的情绪感受和事件不对等。后来我觉察到了,还是我早年的分离创伤引发的。那这个时候,我就可以从对他的执着中脱离出来,不再死死的想要抓住他,认为他是拯救我的人。我放手了,因为我知道我面对的不是他,是那个曾经崩溃的自己。于是我愿意去重新体验那个时候自己,重新走一遍。


      这种判断非常重要,相信我。因为当你能够判断你的情绪和事件相关性的时候,你就可以从当前的情境中脱离开来,你就可以去看到,其实是那些旧有的伤口在呼唤你,而不是眼前的这个人。你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安抚自己,放下对外界的执着,走向内在的疗愈。


      这个是真正的对自己负责,以及对他人负责。


      可以尝试练习一下这个部分,对于掌控情绪,挺有好处的。






3
如何防止自己遭受他人的情绪暴力?


       这个部分也是蛮重要的,可以帮助我们不卷入别人的情绪黑洞,保持自己的界限,保护自己。


       我们知道,有些人在情绪爆发的时候,是口不择言的,是非常伤人的,这个大家可能都有体会。那种丧失理智的咄咄逼人,各种责怪谩骂就像一把把飞刀,嗖嗖地飞过来。可能把我们戳的遍体鳞伤。




       那我们如何保护自己呢?


       还记得上面我们所说的方法吗?现实检验能力是最重要的。首先你要去看当下的这个情境,这个事件,是否和对方的情绪浓度相匹配?自己犯的错,不当和过失,是否需要承受这么大的情绪浓度?你在心里,首先要估量一下。记住,所有时候,保有一点冷静,是必须的。


      假如说,你就犯了一个小小的错,或者有个地方没注意,或者没有及时关心对方,对方就扔来了重磅炸弹,对你从头到脚的批判,咄咄逼人,气势汹汹!那你就要打个问号了?这是不是有点过激了?至少比你引发的情绪要过激,这个时候,我们知道,我们在扮演一个导火索的角色了。


      这个时候,如果你把对方对你的控诉和指责,统统吃进去的话,那你就有点傻,有点惨了。你在承受过多的攻击了,这个部分是不应该由你来承担和负责的。当然,我们不需要立马还击,这也许会遭致对方更大的攻击,毕竟在气头上嘛。但是,我们可以从内心里面,放下这个部分,不去吸收这个部分。


      当我们可以理解对方对我们的这种情绪暴力,其实是他对自己的情绪暴力,是他旧有的创伤和痛苦时。我们一方面把自己从这个纠缠中解放了出来,一方面也看到了对方强大底下的脆弱,可以帮助我们共情对方。当然,这个很难,也不必要去拥抱安慰对方,但是至少可以保护自己,免于直接卷入他人的情绪漩涡之中。


      所以,讲了这么多,虽然讲得都是情绪,但是我们会发现,稍微的保持一点理性,其实是非常重要的。情绪和理性其实是可以共同存在的,只要我们保持觉知,就可以啦!


      这个技能,大家学会了吗?





4
觉察下的情绪流动


        今天讲了这么多,大家对于情绪是否更加了解了呢?四部曲哈~


  •  允许原发情绪的流动

  • 不再对自己的情绪施加”暴力“

  • 觉察自己的情绪浓度

  • 培养自己的现实检验能力。

        情绪就像是大自然一样,是一种自然生发的东西,但是其实也是有章可循的。正因为它的自然属性,我们就更加需要保持一个觉知和允许。


        我们的内在需要保持一个眼睛,去观察它,感受它。当它来临的时候,全身心的投入它。在我的经验里,没有什么比允许情绪流过更重要的事情了。


       这种对待情绪尊重和敬畏的态度,可以帮助我们成长,内在的成长。当我们跟随内心的声音和指引,去承受自己应该承受的东西,即使负能量,即使柔弱无力,即使表现不那么优秀,但是你会发现内在的力量在逐渐的积累起来。


        好了,好了讲了这么多,大家有没有收获呢?平常也可以多思考和练习哦!


       祝福大家啦!






如果您喜欢此篇文章,记得发给好朋友哦!

分享智慧,好运常相伴!

更多本土化原创九型人格干货文章分享:

关注「裴宇晶博士九型人格」微信号:pyj830521

关注「九芒星九型人格学会」微信号:njenn0912

关注「九芒星九型人格」微信号:jmxqygl





  • 发布者:裴宇晶
  • 2018-3-1
  • 阅读:2900
转载 | 收藏

分享到:

发表评论

未检测到登录,请登录后再试!

确定

My JSP 'footer.jsp' starting page
  • 技术支持:广州乐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  • 公司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茶山路263号1205
  • 电话热线:020-38905656
  • Copyright © 2015- 中国九型人格网 粤ICP备15054591号
中国九型人格网
发现你的性格优势®
微信客服群